全国职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 100个现场决赛答辩题库及答辩要点(51-100)

发布时间:2024-05-16文章来源:职教人社区

现场答辩常见问题汇总






51、

专业课如何挖掘思政元素


1.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实践中挖掘思政元素。

2.可以从课程归属的行业、专业、学产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3.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4.通过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等,反思分析,提高学生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5.结合专业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国际国内时事挖掘思政元素。

6.从专业的学科发展史、工匠(大师)成长道路、教师个人经历等方面完成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52、

韦纳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是什么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53、

研究性学习包括哪三个最基本的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第二阶段:执行阶段。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54、

描述个体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1.发现问题。

2.问题分类和表征。
3.确定问题的解决策略。
4.执行策略。

5.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



55、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

2.规范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3.合理安排学时。
4.强化实践环节。
5.严格毕业要求。
6.促进书证融通。

7.加强分类指导。



56、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有哪些程序


1.规划与设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2.调研与分析
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3.起草与审定
结合实际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学校组织由行业企业、教研机构、校内外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论证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后,提交校级党组织会议审定。
4.发布与更新

审定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程序发布执行,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学校网站等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学校应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及时优化调整。



57、

现代学徒制工作内涵是什么


1.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强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并将试点院校的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
2.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各地要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地要切实推动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试点院校要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探索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试点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58、

教学设计和教案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2.特征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教案具有科学性、差异性、艺术性、可操作性。
3.内容不同
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学生评价和教学反思等要素。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4.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59、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教师的领导方式。
2.教师的移情。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4.教师的焦虑。
另解: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1)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好坏;
(2)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

(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60、

如何选取实训教学内容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
2.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内容选取教学内容。

3.结合相关职业技能考证选取教学内容。



61、

专业课程中如何落实“课证”融通


1.专业课程与企业认证(证书)对接。
2.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对接。
3.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对接。

4.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对接。



62、

描述问题解决教学的外部条件


1.学习内容必须具备可研究性
学习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即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必须有解决的可能性;问题要具有解决的必要性;学习内容还必须具备研究的现实性,即有现实的物资、人员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条件;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度”。
2.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授
要形成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们要扮演新的角色,充当原认知性的辅导者,帮助学生在问题的界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过程中,理解要提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可能的解释或解决办法,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不是一个预设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问题界定、假设检验、评价、问题在界定、再次假设检验的过程。
3.解决问题学习更需要小组协作

尤其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时,受个体的能力和学习资源的限制,学生需要小组协作。



63、

简述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功能



1.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2.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3.指导学生学习。



64、

论述现代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

2.教学设计必须基于有关人类学习的研究。
3.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
4.教学要有短期的和长期的两种设计。

5.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



65、

简述良好的问题的特征



结构良好的问题指提供了解决问题充足的信息,包括可以运用什么规则和概念、求解应该具备什么特点等要求,问题的解法相对确定,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问题。



66、

说说对学习环境的理解



1.学习环境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2.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性的条件。
3.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
4.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心理空间。
5.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一种动态概念,而非静态的。
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
6.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
7.学习环境需要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学生等因素的支持。
8.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



67、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自我反思法
这是教学反思的常规方法,是每个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上完一堂课,或组织完一次教学活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教学反思。
2.问卷调查法
教师可将自己最想知道的一些上课问题设计成问卷,发给学生,请学生作答,从学生的作答上寻找问题,改进教学。
3.同行评课法
顾名思义,就是请同行听课、评课,在同行的评课中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4.录音法
这是专门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的一种反思法。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上课时,可用相关的录音设备将自己的上课过程录制下来,下课后,反复去听,在听的过程中寻找问题。
5.录像法

现在的录像技术十分发达,教师上课的时候,可请他人将自己的上课过程录制成录像,下课后,抽时间反复去看、去琢磨。



68、

说一说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一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总结活动。教学反思具有以下四个意义:

1.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寻找不足和缺陷。这是教学反思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教学反思,努力发现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缺陷,为今后改正、提高提供基础。
2. 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寻找自己教学的优势所在。教学反思,既要积极寻找自己教学上的缺陷、短板,以利改进,也要寻找自己教学上的优势,以利今后不断打磨、继续发扬,形成风格。
3.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学反思之所以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述的第1、2两点上。通过反思,发现不足,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同时,通过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优势,有利于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打造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这里,不论是前一个原因,还是后一个原因,都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发现和总结相关的教学规律,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规律是具有科学性、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教学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教学依据。教学规律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教师从教学活动中发现、提炼出来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开展教学反思,并养成习惯,相信天长日久,你定会发现你自己教学活动的特点、规律,你定会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活动的特点规律。如此一来,你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还能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教学研究的道路,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69、

教学目标是如何评价和测量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它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要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素质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专业和课程特点,不能过空、过繁、过大,言之无物。“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学生和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为测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常采用提问检测、课内外作业和测验、展示完成的作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方法。对于每个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标,结合 1+X 证书评价标准和企业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师、学生、企业导师的评价标准,针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开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企业导师评价。



70、

课堂教学如何融入课程思政



1.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核准、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教学资源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2.要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
3.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

5.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71、

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创建高效课堂


1.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保障高效课堂实施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保障、教学反思使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2.尊重个体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有差别的教学,引导和激励学生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教育和全面的发展。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形成更具活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4.转换评判角色,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判断,目的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2、

学习环境包含的要素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1.物理学习环境。
2.资源学习环境。
3.技术学习环境。
4.情感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资源、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六个组成部分。



73、

列举协作式教学策略



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促进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

协作式教学策略有:
1.讨论策略。
2.角色扮演策略。
3.竞争策略。
4.协同策略。

5.伙伴策略等。



74、

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有哪些特征



1.有一个驱动或引发性的问题。

2.有一个或一系列最终作品。
3.关注的是多学科交叉的知识。
4.强调学习活动中的合作。
5.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6.学习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探究。

7.学习过程中需运用到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



75、

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教学目标类型。

2.学生的特点。
3.媒体的物理特性。
4.学习情境等。
另解:
(1)教学任务,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
(2)学习者的能力,如感知接受能力、知识状况、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先前的经验、兴趣爱好和年龄等;
(3)教学管理;
(4)经费和技术;

(5)媒体的教学性能,如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76、

描述问题解决教学的外部条件



1.学习内容必须具备可研究性

学习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即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必须有解决的可能性;问题要具有解决的必要性;学习内容还必须具备研究的现实性,即有现实的物资、人员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条件;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度”。
2.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授
要形成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们要扮演新的角色,充当原认知性的辅导者,帮助学生在问题的界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过程中,理解要提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可能的解释或解决办法,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不是一个预设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问题界定、假设检验、评价、问题在界定、再次假设检验的过程。
3.解决问题学习更需要小组协作

尤其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时,受个体的能力和学习资源的限制,学生需要小组协作。



77、

阐释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



1.当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情境时,通过课堂管理使学生迅速适应课堂情境的变化。

2.当课堂里出现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紧张时,通过课堂管理缓和与解决各种冲突,形成与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当课堂里出现纪律问题时,在课堂管理中所制定的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课堂行为准则有助于协调课堂教学步骤,排除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纪律。

4.当课堂里发生问题行为时,通过课堂管理调解学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减轻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健康。



78、

三教”改革中教师个人要改什么



1.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2.在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3.重新解构和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把握。



79、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



教学反思从反思的内容上讲,可谓因人而异,丰富多彩。梳理一下,主要有以下十种内容:

1. 反思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恰当、合理。
2. 反思教学思路是否恰当、合理。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合理。
4. 反思教学手段是否恰当、合理。
5. 反思板书设计是否恰当、合理。
6. 反思教学语言是否明确、简洁、幽默、生动。
7. 反思课堂提问设计得是否恰当、合理、科学、有效。
8. 反思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是否有效、高效。
9. 反思教学效果如何:是大,还是小;是有效,还是无效。

10.反思、提炼自己的教学思想。



80、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思维的脑力活动。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感、能力、素质等方面发生变化。
2.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中利用案例、微课、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指导和点拔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生学会,转移到教学生会学上。
3.精心备好课

教师课前要备好课程标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学资源,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81、

课堂教学主要做哪些分析



1. 任务来源分析

通过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工作分析,确定工作任务,重构教学任务。
2.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工作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职业证书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82、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经历哪几个阶段



1.榜样展现的事件。

2.集中注意。
3.保持从观察中获得的信息。
4.复现习得的行为。
5.在动机作用下重复已习得的行为。

83、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资源库第一主持单位要联合参建单位对接职业标准、技术标准,贯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制定并实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2.基本资源
一般指涵盖专业教学标准规定内容、覆盖专业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恰当,能够支撑标准化课程的资源。
3.拓展资源
一般指基本资源之外,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发建设的特色性、前瞻性资源。
4.培训资源
资源库应积极建设各级各类专业培训资源,遵循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服务于全体社会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培训。鼓励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开发符合相关标准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资源和课程,支持学习者通过资源库学习,获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业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资源属性
库内资源应按照内容和性质全面详细标注属性,以便资源的检索和组织。资源形式规格应遵循网络教育技术标准。鼓励按《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标识资源。
6.资源类型
资源类型一般包括文本类素材、演示文稿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库内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资源的占比。视频类素材注重叙事性和完整性,以“微课程”为主要形式,用于讲解知识点或技能点;动画类素材注重逻辑规律运动的形象表达,将抽象微观黑箱的概念可视化,用于演示抽象概念、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虚拟仿真类素材注重现场感和体验,主要用于展现“看不见、进不去、动不得、难再现”等不能开展现场教学的场景环境过程。
7.分层建设
库内资源应包含素材、积件、模块和课程等不同层次。素材是最基础的、颗粒化的资源单体;积件是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由多个内在关联的素材组合形成;模块以工作任务、技能训练项目等为单位,由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的积件组合形成;课程由多个工作任务、技能训练项目等组合形成,包括逻辑合理、内容完备、周期完整的标准化课程以及满足不同需要、用户自行搭建的个性化课程。
8.资源冗余
库内的素材、积件、模块应在数量和类型上超出标准化课程包含的内容,以更好支持用户自主搭建课程和拓展学习。
9.支持服务

资源库内容还应包括但不限于:专业介绍、教学文件、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作业及测评系统、习题库(试题库)、企业案例、双师团队、就业与岗位、产品及文化展示、就业创业平台、企业网站链接,以及导学助学系统筹。



84、

教师如何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模式创新



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开展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充分、合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解决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习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85、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是哪些


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布鲁纳认知心理学。
1.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
2.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瓦根舍因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首先在物理和教学中提出:“范例教学”理论,并率先实践。认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学生借助精选过的材料,与“范例”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

86、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职业活动导向。

2.突出能力目标。
3.项目载体。
4.能力实训。
5.学生主体。

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87、

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



88、

如何开展“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


1.基于岗位技能标准设计课程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强强联合,基于企业的岗位技能标准,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对接。要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置课程内容,要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计实践教学。
2.借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理念,攀登技能人才培养之巅;借鉴比赛理念,改革院校技能大赛。要着力赛课融通,引领教学改革。

3.加强证课融通对接行业标准:基于行业标准,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证书体系。对接行业企业证书,健全教学标准体系。



89、

什么是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是老师通过特定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通俗讲,就是老师在上课时,并不直接把概念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老师已知”的概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和认真思考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清晰表达、他人交流的能力。

概念获得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组的观点。其基本程序是: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提供更多的例子——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

通过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90、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


1.小步子原则
小步子实际上就是要循序渐进。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每个学习单位的内容都是孩子能够轻松掌握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得到表扬的机会也会增多。一步一步慢慢学习,才是学生容易接受,并且受的鼓励最多的学习方式。
2.积极反应原则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为了课程进度,往往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或者自顾自的讲授知识,许多问题都是老师自问自答的假提问,学生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会让孩子们的积极性很是受伤。
3.即时强化原则
电子游戏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孩子完成一个任务,立刻就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是一句赞美的话,或者是一个虚拟奖品,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奖励,不仅当时学习的兴趣高涨,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上瘾,爱上这项学习,就像斯金纳实验中的老鼠对触碰横杆上瘾,人们对玩游戏上瘾一样。按照脑科学家的研究,奖励和肯定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分泌出多巴胺物质,这会让人感到兴奋,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上瘾的根源所在。
4.自定步调原则
自定步调指的是孩子在进行学习时,可以随时调节自己学习的进度。比如孩子今天用学习机器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如果孩子感觉累了,就会直接把机器关掉,明天或者后面再继续学习。因此,孩子学习的进度或步调是自己可以自己设定。
5.低错误率原则

斯金纳认为,错误的行为往往导致惩罚,而惩罚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不大。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太多,这种批评一方面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也没法让孩子学到正确的东西。“让孩子记住对的,比指出孩子哪里错了更重要。”如果老师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既让孩子学到了正确的东西,又维持了学习的兴趣。怎样避免错误频繁出现?那就是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不要超越孩子的能力,如果超越孩子能力太多,多半会错误较多,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91、

林格伦将课堂纪律分为哪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教师促成的纪律,是指在教师的设计、组织、安排、规定和维护的标准下,所形成的纪律。它的实现不仅要求教师的指导、监督以及奖惩,还必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体贴,如同情、理解、调解、协助、支持和容纳学生的意见相配合。教师促成的纪律一般适用于低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对教师促成的纪律开始有不同的认识,反对教师过多的限制。
2.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即同辈人集体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要求。学生从上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就在他们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以同伴群体的集体要求和价值判断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同学也是这样做的”为理由来做某件事。在一个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为了不损害集体或与同学的关系,即使自己有困难,也会自觉遵守集体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由于某一特定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纪律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他们对任务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放弃。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也就是自律。学生把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或者任务促成的纪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地遵守,并把维护纪律作为自己的职责。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成熟水平向前迈进的标志。



92、

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去诊断学生的学习起点



1.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中本课程前导课程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2.课前通过与学生、授课教师、辅导员、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座谈、班会、个别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起点。
3.课中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的相关信息来了解学生起点,及时进行分析,灵活地进行提问的调整、教学环节的重组、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

4.课后每一次的作业批改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是下一次课教学起点的有效依据。



93、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分析有哪些要素



精准教学需要收集、分析学习者的相关数据信息,比如: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借助大数据应用系统能够有效地收集、汇总、分析,而且更加系统和全面,从而形成了教育大数据。教师通过实时精准分析这些数据,就会发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行为、学习规律及学习效果,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精准实施教学策略,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成绩、优化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目的,因此大数据为精准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分析主要包括真实全面的数据采集、精准科学的数据分析以及精准高效的教学活动,主要环节:精准学情分析、精准教学设计、精准教学评价。



94、

如何落实本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1.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知情行为方面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备课中首先考虑如何以认知的手段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做到以情导行。
2.按情意发展的规律设计教学

教师设计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开展多项活动来引导学生的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来内化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比如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让学生自己去争辩,经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就把基于情感情绪而产生的态度、价值观、倾向性,通过有机合理的整合,不断深化形成较为稳固系统的价值观。



95、

智慧技能与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动作技能中有认知成分和肌肉协调成分,其学习阶段包括认知、动作联系形成和动作执行自动化三阶段。

2.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都属于技能,但二者学习过程和条件很不同。学习的第一阶段:对智慧技能而言是习得概念和规则;对动作技能而言,学生只要观察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表征。第二阶段:对于智慧技能来说,是变是练习,对于动作技能来说是将局部的动作联系起来,其练习时重复练习。第三阶段:对智慧技能来说,是概念和原理的运用,这种运用一般称为迁移,对于动作技能来说是动作技能的执行自动化。
另解:
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
1.活动的对象不同
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慧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表现为从外部难以觉察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慧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

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形成的结果都是从不会做到知道如何做,再达到熟能生巧。但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智慧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慧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慧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慧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总是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96、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有哪些要求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职业院校校级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书记、校长及分管负责人要经常性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2.强化课程思政
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3.组织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和教案
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制(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规范教学过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4.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健全教材选用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5.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6.改进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

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97、

对具体概念的教学,教师应提供哪些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概念的例子。

2.同时呈现概念的正例与反例。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正例的共同本质特征。

4.为概念的练习提供情境与反馈。



98、

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容易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1.课堂气氛有可能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致弱作用。

2.课堂气氛容易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或动作给学生提供暗示。

3.课堂气氛还容易导致流行。



99、

在进行规则教学时,教师应如何设计变式练习



1.注意变式例子的相对同一与变化。

2.注意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3.注意练习的分散与集中。



100、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
保持过程:即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
运动再现: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

动机过程: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来源:职教人社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及时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