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政课教学中为什么讲道理效果不好?

发布时间:2023-02-06文章来源: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老夏说课”同,原创,夏永林 。

与前三年的春节相比,今天的年还算是有些年味、还比较热闹。今天是初七,不少单位和从业者已经开工了。我们作为高校的老师,有着名义上的假期,但事实上大学教师的假期也是非常忙碌的。撇开各种项目申报工作不谈,面对即将开始的新学期,作为教师已经开始了充电与备课的工作,我自己也已经接到一些单位即将开始的培训的邀约,也开始了认真的准备工作。即使面临退休,学院在征求我的意见之后安排了两门课程。现在的大学老师真的不好干,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卷”的厉害!!!

还是回到主要的话题,如何讲好思政课的问题。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系统的体系化的建设,经过了2016年以来的政策的支持,从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观。其实,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政策越好,要求越高。近年来,全国的思政课教师同行们为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的的确确是很拼的,下了很大的劲、费了很大的功夫,思政课整体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思政课的课堂上和实践教学当中的收获与获得感显著提升。建设思政课的压力主要压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身上,核心压力是在思政课教师身上。经过几年的教师队伍建设,全国各高校基本上在数量上达标,能够应对方方面面对于开好思政课的基本要求。

但是,压在思政课教师身上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因为为了实现2022年教师队伍的数量达标,近两三年引进的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数量剧增,各个学校35—40岁以下的教师基本上都能占到一半、甚至一多半。今天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学历程度普遍较高,有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但是缺乏两个关键性的东西:一是教学经历、二是人生经历。所以,当他们抱着满腔热情、将书本上的东西,还算是比较认真的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时,得到的反馈并不是太乐观,以至于是不少的青年教师初入职场的感受是比较的沮丧。

我本人因各种原因接触的思政课青年教师较多,除了极少数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因“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科研或者教学方面突破了职业发展瓶颈的约束外,绝大多数青年思政课教师仍然在职业成长的路途上挣扎前行。有关科研的评价考核我不做评论,我经常与青年思政课教师交流的话题还是有关“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他们也感到比较茫然,自己也想把课上好,能否取得领导与同行的赞赏暂且不谈,至少应当让学生认可。但是在如何让学生认同的问题上,既不能撇开思政课自身定位的特殊要求,也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这个结合在一些所谓的理论文章或者是个例的经验展示中好像不成问题,但恰恰是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很多思政课教师多年都无法跨越这个鸿沟。实际上,真实的思政课课堂远远不是一些所谓的学术报告或经验分享所造成的“繁荣”,课堂上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现象依然存在,睡觉的、干别的事儿大有人在。一方面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的评价却是“你们教师累不累?”

这里面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过去可以把一切都推给政策环境不够好、支持不足;政策环境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现在用政策做挡箭牌已经明显说不通了。是学生天然拒绝思政教育吗?似乎也不完全是这样的,青年学生并非一味地拒绝思政政治教育,他们拒绝的是空洞的、脱离实际、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一些影视作品、短视频,比如《觉醒年代》《战狼系列》《流浪地球系列》等以及不同时期极具激励作用的优秀短视频,追捧者当中青年学生是主流。

我自己在前面的多期推文章,坚决反对单纯强调思政课是靠“内容为王”的言论。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内容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不是针对性地了解满足青年学生成长中的“释疑解惑”的需求、没有符合青年特征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话,“独角戏”的尴尬是不分教授和教师、助教的。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要讲好课一定要做好学问”,我的观点是这句话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仅仅只说对了一半。我个人认为,思政课(当然其他课程也会是这样的)讲得好的,一定是做了研究的(这里的研究是广义的研究);但是,单纯做研究的未必都能够把思政课讲得受学生欢迎!

我始终认为,所谓的“学术水平”高、学位学历高不是讲好思政课的必然条件,只是充分条件。课要讲得好,除了要有积累之外,还要有能够与受众进行良好沟通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方式。我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谈思政课话语表达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的文章,但是总感觉说得不够透彻。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则信息,让我有了今天写篇文章的冲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院的青年教师赵志业博士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其中的观点我极其认同,当即下单买了《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研究》这本书。我截取了其中的一段话分享给各位思政课的青年教师们。

《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研究》中有这么一小段话是这样说的:“理性的说教只能改变对具体一事一物的看法,却难以改变人的基本情感与态度,更不要说建立起感性领导权。在教育年轻人方面更是如此,情感生产是高度复杂和多元决定的,任何符号的生产和信息的接收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比如‘厉害了我的国’之类词汇所引发的争议,这些词汇本来就是年轻人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条件下自娱自乐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产物,他们在感情上的生命力来自其诞生的环境,并特别来自于官方表述的差异。这些词汇被直接征用,仅在表面上看起来接了地气,由于不是主动探身沉潜到那个环境中,而是将词汇从环境中脱嵌出来,词汇的情感表达功能也就丧失了,剩下的就是语言纯粹的表意功能。”当然,对这一段话的阅读和理解对于不同的思政课教师而言感悟是不同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影响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表达效果的主要是两个方面(这里排除对待教学的态度不端正、投入的精力不够等):

一是现在的青年思政课教师有不少没有跳出其做学生的思维范式。因为作为学生,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为主要形式(师范类除外),衡量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是看他们的论文写作、发表的情况,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了文字表达,轻视了话语表达)。以至于这些博士、硕士自己成为教师之后,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无法转变这样的思维和思路。认为上课就是把知识的要点讲清,并特别喜欢“引经据典”,东一段马克思的话,西一段列宁的话,丝毫没有考虑这样的“书面话语”“论文话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结果是自己讲得很嗨,学生不知所云。

二是现在的青年思政课教师与年龄较长的教师比起来,与学生的年龄代沟小一些,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储备更多一些。他们有这样的意识,就是想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拉近和缩短与青年学生的距离。因此,在青年思政课教师的课堂上,为了弥补自身在教学精力上的不足和人生精力上的欠缺,他们更想去寻找与学生的交集,比如说着学生常说的词汇、从网络上找一些学生关注的话题(不是真正的调研)、炫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技巧等。我自己作为一名老教师和有着二十年教学管理经验的曾经的管理者,对青年思政课教师的“良苦用心”是十二万分的理解。但是这样的方式为什么不能够奏效呢?今天读到的上述短小的文字,恰恰为我的观点做了支撑,教师自认为用了学生的话语、讨论学生关注的问题、用了学生常用的方式就能够打动学生。殊不知,这些努力仅仅只是表象,触动的是学生的“浅表”,无法在态度与情感上与学生达到真正的共鸣,因为你这一套在学生眼中有时被认为是“小儿科”,有些学生直接表达“你们教师累不累”的戏谑!

从育人的视角和目的上看,思政课本质上是讲道理的,这句话是要求思政课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育人”的本质,一切形式的东西最终都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服务的,不能够“本末倒置”。但是不意味着,你在课堂上把那些“地球人都熟知的道理”再重复性地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了。单纯地靠写文章讲道理其实就是一种理论逻辑。世间有些事儿不是单纯地靠写文章说道理就能够解决的,尤其是对人的教育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讲、甚至对于中小学生,关于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要守法、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这样的问题,完全“不懂事儿的”估计只有两种人:一是脑子学呆了,二是思想学坏了。大多数孩子是不需要“反反复复”地告诉他为什么的道理,这些大道理他们不是不懂。影响他们行为的不是靠写文章论证了为什么能够解决的。尽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除了需要理性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而不是看似讲了一堆的大道理、实则是空洞无物,学生当然反感这样的“说理”。我们现在的一些“文章”和一些所谓的“文人”就是“乐此不疲”!(说着、论证着重复的话题!!!),而我们的青年思政课教师也很难说不受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的影响。

因此,我认为,讲好思政课是一个需要用心用力用情的过程,我们需要拉近与学生的更多的是“心理距离”,在这一点上,青年教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体验感悟的东西。什么时候作为教师的人得到学生的认同、喜欢的时候,你所讲的东西也就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责任编辑:冯东

友情链接更多 >>